Search

要明白這個世界上所有我們看得到的一切色相,各式各樣、林林總總,就算是大自然中一草一木,所有樹葉也都有...

  • Share this:

要明白這個世界上所有我們看得到的一切色相,各式各樣、林林總總,就算是大自然中一草一木,所有樹葉也都有它的性,就算是所穿的衣服剪下來不要的布條,我們看起來它已經沒有用處了,但其實它也有它的性。世間萬物只要你看得到的一切,都各自有它的體性,只要你有興趣耐著性子,一點一滴地追查下去,它一切的根本原始,自然可以明瞭,其實全部都有它的體性存在,哪怕是虛空,它雖然抽象得只是一個名號,但虛空也有它本來的樣貌存在,更何況是原本本自清淨,是由證得般若法身而解脫,無法言語的本相。
 
再進一步講「妙」、「淨」、「明」這三個是從何而來的?其實本自俱足,一切眾生含識皆有這個東西,如果要把「妙」、「淨」、「明」這三種進一步說明的話,這是成佛確實的因和法,但最重要的是如何證得法身般若、究竟解脫,這是果,這就必須得由佛來開示,這也是佛不斷地、不厭其煩地說明,如何可以讓與會大眾明白「心性不二」的道理。同時化解一切眾生在未悟以前,習慣性地拿緣影心當作是一切的覺知,但其實佛所要開示的道理,眾生如果連「能」和「所」也都無法聽明白、弄清楚,那其他的就更不用說。
 
這也就是佛很善巧地要讓阿難等大眾明白,如果聽經聞法是用分別心,執著於自己的一切見聞覺知當作所知,錯認為就是自己所知道、所了解、所看到的,其實這些都是來自於我們自己的分別覺知所產生的,原因是因為自己捨不得、也無法放棄自以為是的執著,並且拿這些執著當成是自己的心在看待,甚至於你把它很確定地當作這個就是心,如果是這樣,那你必定永遠無法獲得解脫,因為把自以為是的知覺當作是自己心的原貌,本身就是錯誤的見解。佛對阿難……等說:「不是這樣子的,首先要知道我們這個心是要遠離一切自己所執著、自以為是了解的心,那這些是什麼呢?基本上眾生所有一切執著的所在,離不開從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所來。」
 
節錄|心無所繫,意無所縛,識無所緣 https://teacherwang.pse.is/楞嚴經蠡測三
✅歡迎點擊「發送訊息」,王薀老師將陪您解心愁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心靈導師|暢銷書作家 「會成功的人是用微笑面對他的磨難,他總認為在黑暗中才會尋找到寶石。」 「正面的思想和永不放棄的鬥志,自然就會形成一股無法抵擋的療癒能量。」
View all posts